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和把握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系統回答了什么是黨的文化領導權、為什么要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怎樣堅持和鞏固黨的文化領導權等重大問題,為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提供了根本遵循。
理解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豐富內涵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就其實質而言,文化領導權即為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決定著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作為黨的領導地位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體現,黨的文化領導權主要體現為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通過激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形成強大文化力量。一方面,通過文化生產及傳播、運用文化資源等方式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另一方面,通過器物、符號、表演等文化媒介深化公眾的文化認知。強調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既是強調我們黨要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也是強調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主導作用,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文化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
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在內容上就是要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在形式上有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其中思想領導是一切領導的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黨的思想領導是否有力,直接決定著實踐的成敗。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只有思想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內在的、強大的且持久的。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新興的階級唯有掌握文化領導權,方可確立起在文化領域的主導地位,進而掌握創造歷史的主動權。反之,一旦喪失了文化領導權,精神旗幟舉不高、樹不牢,就會迷失前進方向、失去奮斗動力。因此,必須深刻認識思想領導對加強黨的領導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把思想領導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斷為黨的全面領導凝聚精神力量。
發揮主導作用是掌握領導權的關鍵方式。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話語影響力。發揮黨的思想引領力,就是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引領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為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保障。核心價值觀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必須發揮黨在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堅持不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關鍵在于掌握話語權,持續探索構建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此外,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定不移將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引向深入。
增強鞏固文化主體性的高度自覺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黨中央深刻洞察時代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提煉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體現了我們黨對鞏固文化主體性的高度自覺。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以文化上的繁榮發展為標識和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面臨的風險挑戰也愈發復雜嚴峻。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的思想觀念日趨活躍、多元。尤其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改變著信息生產傳播方式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刻重塑媒體形態、輿論生態和文化業態,對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形成新的挑戰。同時,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復雜尖銳,各種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依然存在,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對此,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牢牢守住思想輿論陣地,從文化傳承發展中汲取思想智慧與奮進力量,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鞏固文化主體性、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文化主體性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自覺意識,而且體現著進行文化創新創造的主動精神,是確立文化領導權的重要基礎。我國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關鍵時期,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人類文明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中國共產黨既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也是文化主體性的堅守者。鞏固文化主體性,必須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黨掌握了文化領導權,就有了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
把握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實踐要求
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勢。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作為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要牢牢把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發揮理論建設對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基礎作用。健全相關工作體系,提高理論宣傳質量,強化引領力和感召力,不斷增進廣大干部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更好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
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文化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在于與時俱進。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堅持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善于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與人民同頻、與時代共振,持續推進實踐創新基礎上的文化創新,以創新增強文化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源泉,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成果。在推動創新的同時,還需堅持守正,把握好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黨的文化領導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加強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文化建設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努力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另一方面,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文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