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長江,從三江源到崇明島,調研足跡遍布長江流域,并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20年在長江上游重慶、中游武漢、下游南京召開座談會,系統謀劃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反復強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指明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方法路徑,明確了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新三主"的戰略使命。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長江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強調要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長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6年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倳浽跁隙ㄕ{,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習近平總書記就長江生態問題親赴湖北、湖南等地展開考察調研。2018年4月24日中午,總書記考察湖北宜昌沿江企業綠色發展情況,走入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園,仔細聽取匯報,就有關問題同地方負責同志交談。聽完工作人員介紹,總書記說道,我強調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說不要大的發展,而是首先立個規矩,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
長江生態修復不僅要靠政府,同時要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宜昌實地察看污染整治和沿岸復綠情況時強調,企業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主體和重要力量,要強化企業責任,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能力。要下決心把長江沿岸有污染的企業都搬出去,企業搬遷要做到人清、設備清、垃圾清、土地清,徹底根除長江污染隱患。
離開宜昌,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驅車前往荊州港碼頭??倳浀谴霞装澹瑧{欄眺望長江,指著江面上過往的貨船問道:“每天都是這樣忙碌嗎?晚上也通航吧?航道里危險的暗礁清除了沒有?船上的生活用水還是直排嗎?”
聽取有關同志匯報后,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首先是要下個禁令,作為前提立在那里。否則,一說大開發,便一哄而上,搶碼頭、采砂石、開工廠、排污水,又陷入了破壞生態再去治理的惡性循環。所以,要設立生態這個禁區,我們搞的開發建設必須是綠色的、可持續的。”
船行4個小時,抵達石首港。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湖南岳陽君山華龍碼頭。這個碼頭過去曾是污水橫流的非法砂石碼頭,經過復綠整治,如今面貌煥然一新,濕地里蘆葦成蔭,江水中江豚騰躍,一片勃勃生機??倳浀竭_后,不顧舟車勞頓,徑直走進一處巡護監測點,在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展板前,對隨行人員說道:“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兩年后,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長江下游的江蘇南通市,再次考察長江生態保護情況。南通位于長江入??诒币?,市區南部的濱江地區江面寬闊、煙波浩渺,沿江岸線14公里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倳浺恍胁叫杏谀贤ㄊ形迳降貐^濱江片區,沿途江水遼闊,岸綠山青、鳥語花香??倳浹亟叞毒€緩緩步行,深情地回憶起1978年來五山地區時長江波瀾壯闊的景象。
總書記說道,這次我來調研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門來看看這里的環境整治情況,過去臟亂差的地方已經變成現在公園的綠化帶,確實是滄桑巨變啊!這樣的幸福生活是你們親手建設出來的,是大家一起奮斗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問道:“現在管住了嗎?"“有多少漁民退出?""漁民上岸后怎么安置?"兩個多月前,總書記在2020年8月19日安徽馬鞍山調研途中就強調,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要把相關工作做到位,讓廣大漁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夠穩得住、能致富。聽到南通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全市368名長江漁民全部退捕再就業、江中魚類品種逐漸增多時,總書記高興地說道,“長江‘十年禁漁'是一個戰略性舉措,主要還是為了恢復長江的生態。10年后我們再看效果。"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首要關心的是長江的生態修復。探索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辯證思想,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光輝。
區域協作 聯動發展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部三大板塊,涉及水、路、港、岸、產、城和生物、濕地、環境等多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長江經濟帶作為一個整體,全面把握、統籌謀劃,實現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習近平總書記將考察長江的第一站選在湖北武漢。2013年7月21日上午,武漢市雨花陣陣,總書記到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中心控制室,直奔主題問道:“設備技術水平怎么樣?”值班員回答:“這套系統是目前國內內河航運最先進的?!?/p>
武漢新港由武漢、鄂州、黃岡、咸寧4市港口統一規劃建設而成,開通了至宜昌、荊州、岳陽、瀘州等地的支線,帶動了長江中上游港口集裝箱量大幅增長。長江中上游的許多貨物,經由這里通江達海,發往世界各地。習近平總書記離開中控室,徑直來到碼頭,向前來介紹情況的工作人員仔細詢問港口運轉情況,強調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總書記還特別強調,長江航運發展不能只盯著國際市場和長三角地區,一定要向內延伸到整個流域,調整航運組織形式也是贏得發展的一大途徑,不能單靠增加投入,這和調整經濟結構是一個概念。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第三代現代化內河港口——果園港。果園港是國家級鐵路公路水路多式聯運綜合交通樞紐。望著江面上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總書記仔細詢問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現代化港口群布局、鐵路公路水路聯運、渝新歐國際鐵路開行等情況。聽完匯報,總書記高興地稱贊“這里大有希望”,叮囑要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帶動區域協作的重要作用,對調整航運組織形式、平臺開放和港口合作提出具體要求,為沿江省市聯動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
擴大開放 深化合作
長江經濟帶具有集沿海、沿江、沿邊、內陸開放于一體的綜合開放優勢,是共建“一帶一路”在國內的主要交匯地帶。中西部內陸省市依托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三角東部沿海省市發揮高水平開放優勢,為全國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探索新路徑。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詢問渝新歐班列運營情況后,要求重慶完善各個開放平臺,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要求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實現同“一帶一路”建設有機融合,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要求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提升沿邊開放水平,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更高質量利用外資。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沿江省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各自定位,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同時,強調要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系,織密織牢開放安全網,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指引。
加強創新 把握主動
長江經濟帶教育科技資源富集,是我國最具創新活動的區域之一。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上海企業、園區、科研基地,考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研發中心調研時指出,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前面的路還很長,但時間緊迫,容不得半點懈怠,要一以貫之、鍥而不舍抓下去,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在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書記聽介紹、看產品、進車間、問市場,重點了解了企業自主創新情況,稱贊他們為國爭了光,要求有關方面做好政策引導、組織協調、行業管理等工作,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產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在上海汽車集團技術中心,總書記參觀了汽車造型設計、樣車試制和新能源聯調試驗,肯定他們追趕前沿的創新精神并強調,汽車行業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鞎r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舉措,加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條件建設,完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2016年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在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觀看柔性屏、超高清顯示屏等產品演示,了解8.5代液晶面板生產工藝流程,用放大鏡貼著玻璃面板觀看里面的電路??倳洀娬{,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擺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創新抓在手里,把創新搞上去。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考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倳涀呷敕榛鹂萍技瘓F展廳,饒有興趣地察看展廳里陳列的芯片、光纖等高科技產品,不時向工作人員詢問產品用途、性能、國產化率、在國際同行業中的地位等情況。當總書記了解到,烽火科技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領域的研發和生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一根光纖上可實現67.5億對人同時通話,總書記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他語重心長地對企業負責人說,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那種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須依靠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國家需要你們在這方面加快步伐?!?/p>
在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習近平總書記仔細察看集成電路生產線,聽取有關芯片全流程智能化制造和加快國產化進程情況介紹??倳洀娬{,裝備制造業的芯片,相當于人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要加快在芯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每個人都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在各自崗位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關鍵支撐,強調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對沿江高科技企業突破核心技術寄予了厚望。
人民至上 共享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沿江考察,最牽掛的是人民生活。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期間,驅車近兩個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并與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座談交流,結合當地特點給村民們支招致富路??倳洀娬{,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期間,專程到緊鄰三峽大壩、坐落在半山腰的宜昌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這是一個三峽移民新村??倳涀咴趯挸ǖ拇宓郎希粫r駐足察看,了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并和正在洗衣服的村民拉家常??倳浬钋榈卣f,為了三峽工程建設,不少人離開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來到新的家園,這也是對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貢獻。村集體是一個大家庭,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要團結一心,相互關愛,相互幫助,齊心協力把新家園建設得更好。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乘車到武漢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調研。這個社區原來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老工業區棚戶區,經過改造,如今已成為高樓林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的現代化住宅小區??倳浿亓私饬伺飸魠^項目建設和居民生活情況,聽到當地負責同志介紹本地4萬多群眾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時,十分高興地指出,棚戶區改造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安居樂業。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臟亂差的棚戶區。目前全國棚戶區改造任務還很艱巨。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去辦,而且要千方百計辦好。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四川考察,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調研。總書記步入村莊,一邊走一邊察看村容村貌。眼前的荷塘內,蘊藏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巧思。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后進入荷塘,既美化了村民生活環境,又通過蓮藕種植增加了集體收入?!熬吧诲e,還有凈化功能,一舉多得?!笨倳淈c頭贊許。走進村衛生站,總書記問起藥價:“這個糖尿病藥多少錢?”“這個高血壓藥吃一年,能享受多少補貼?"在得知價格后,總書記強調,“衣食住行,還有醫藥,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這些。要多搞一些新品種、創新藥、國產藥,把藥價平抑下來,為百姓謀福利。”
他叮囑當地負責同志:“老百姓的事,要實實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p>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心系人民,每到一處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山水人城 和諧相融
一江碧水,千年文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江沿線歷史文化,注重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早在浙江工作時,就曾兩次到良渚遺址調研,并一直很關心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情況,強調“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考察時指出,“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淀,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前往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情況??倳浿赋?,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張謇的事跡很有教育意義,要把這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堅定“四個自信”。13日,總書記來到大運河中最古老的揚州段考察,強調“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眉山市考察中心城區的三蘇祠。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后來為紀念“三蘇”,改宅為祠。總書記強調,“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還到貴州遵義紅軍山烈士陵園、江西吉安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安徽金寨紅軍廣場、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和江蘇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等革命紀念地,憑吊緬懷革命先烈,強調要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延續歷史文脈,突出地方特色,將長江的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鄉發展相融合,為進一步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考察長江生態環境放在優先位置,強調要在生態環境容量上過緊日子;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同時指出,要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新征程上,我們要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筑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