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旨在通過對思政課內部要素的提質增效和各要素間關系的融合互促,以此實現思政課建設的高質量發展。紅色資源作為我們黨在光輝奮斗歷程中的深厚積淀,是思政教育的“天然教科書”。紅色文化蘊含的革命精神、革命理想等思想文化元素,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多樣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有利于加強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傳播力和吸引力,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以紅色資源賦能思政課建設,不僅是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是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然而,以紅色資源賦能思政課建設,不能流于表面、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淺嘗輒止,而是要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實現紅色資源與思政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豐富思政課教學內涵、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
實現深度融合,夯實紅色思政“基本盤”。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更是激勵青年大學生持續成長與進步的動力源泉。只有實現紅色資源和思政課的深度融合,才能夠有效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升思政育人工作發展質效。以紅色資源賦能思政教育工作,固然有益于提升思政課建設的發展質效,而要充分釋放紅色資源在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中的效能,就需要找準紅色資源與思政課建設的契合點,扎實推進紅色資源創新轉化,以高標準、高質量的紅色資源創新形式,支撐和服務思政課建設高效能發展。具體而言,既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通過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富礦、剖析紅色文化內涵和特征、構建紅色文化基因庫,為后續紅色資源與思政課建設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礎;又需要綱舉目張做好引領,以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為導向,深刻把握思政課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任務、內在機理和實踐邏輯,找準紅色資源在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中的定位,有的放矢、精準發力,發揮紅色資源在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中的優勢屬性;更需要迭代優化、創新發展,結合思政教育多元主體需求,創新紅色資源表達形式,推動紅色資源活化,以紅色資源活化這一“紅色引擎”,推動紅色資源轉化,使得紅色資源能夠高度契合思政課建設發展要求,從而有效推進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堅持守正創新,打好紅色思政“組合拳”。守正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兩個概念,只有守正才能保證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夠更好地守正。推動紅色資源守正創新式轉化發展,不僅是弘揚紅色精神、彰顯紅色底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應有之義。新時代新征程中,實現紅色資源的活化,需要堅定不移守紅色文化之正,創紅色文化形式之新。就是要在紅色資源活化的過程中,做到永葆紅色精神底色、堅守紅色育人理念、彰顯紅色文化魅力,善于運用多元場景教學、數字技術賦能等創新轉化形式,實現紅色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數字技術領域,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為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以開展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數字化活動為遵循,加強數字技術賦能,打造了一批以紅色數字博物館、網上AR體驗館、情景體驗劇為代表的數字化紅色資源轉化成果。在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新征程中,活化紅色資源,既需要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手段賦能創新,又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抓落實。通過創新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法、加強技術賦能、積極探索紅色資源的活化轉化形式的良性循環,形成“紅色+”思政效應,打好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組合拳”。
突出系統謀劃,下好紅色思政“一盤棋”。活化紅色資源,使其成為推進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引擎,需要突出系統謀劃、堅持系統觀念,保障紅色資源活化工作與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以系統思維推動紅色資源活化,就是要立足于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找準紅色資源活化與思政課建設的契合點,明確各方主體的工作任務,統籌推進各方主體做好自身工作,形成發展合力,共同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和思政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活化紅色資源首要是要做好謀劃工作。“壹引其綱,萬目皆張”,做好紅色思政的全域謀劃工作,就是要錨定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總體目標,做好、做深、做實、做細紅色文化的活化工作。在此基礎上,要增強內部工作統籌、加強各領域資源的支撐作用,匯聚各領域發展合力,為紅色資源的活化提供技術、人才、資金等領域的全面支撐。此外,紅色思政“一盤棋”既要“謀篇布局”,也要“落子發力”。重點就是要做好思政課全域提升工作,圍繞紅色資源活化,轉變思政教育觀念、創新思政課程體系、優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推進紅色資源與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深度融合,以此來穩住“基本盤”,筑好“壓艙石”。
總的來說,活化紅色資源,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需要不斷求深、求新、求實、求效,切實將紅色資源轉化為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助推器”,通過紅色資源和思政課的深度融合,著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更好地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篇章。
(作者單位分別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西安市曲江第十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