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6月8日下午,智能傳播時代新聞傳播學科建設高端研討會在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舉行。來自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揚州大學、淮陰師范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圍繞智能傳播時代新聞傳播學科面臨的挑戰、機遇及趨勢展開研討交流。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陳相雨出席并致歡迎辭,副院長韓模永主持會議。
陳相雨在致辭中介紹了學院辦學成就、發展歷程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舉措。陳相雨表示,學院新聞傳播學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積極對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綠色新聞、生態文明傳播為特色,以培養具有生態文明傳播擔當意識的高水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為己任,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多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正成為頗具影響的綠色新聞傳播教學和研究重鎮。
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駱正林結合當前新聞傳播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應加強新聞傳播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系,依托所在高校學科特色優勢形成合力,走出一條自身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同時,駱正林認為應當進一步拓展學科交流邊界,匯聚專家智慧,共同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副會長,新華報業集團《傳媒觀察》主編趙允芳,充分肯定了學院新聞傳播學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思路,同時建議后續應整合全校資源,發揮學校在生態、林業等領域的優勢,更好地推動學科建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品牌。
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聞獎審核委員,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永昶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的辦學發展情況、專業設置以及學科建設經驗。他結合所在學院申報和建設博士點的經歷,分享了具體建設的關鍵要點和注意事項,為學院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院長、教授袁瀟介紹了南京郵電大學新聞傳播學科辦學現狀和未來展望,她分析了行業類高校文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機遇,并從理念、資源、路徑等方面給學院學科建設提供了建議。
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張浩系統介紹了揚州大學新聞傳播學科辦學成就和學科發展,圍繞人工智能對學科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沖擊和機遇,從學科特色、資源整合、人才隊伍等層面提出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聞傳播學科的理念、措施和路徑。
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教授陸高峰詳細介紹了浙江理工大學的學科架構、辦學經驗以及建設舉措。陸高峰認為行業高校新聞傳播學科建設既有共同的困惑,又有不同的機遇,學科建設要抓住行業發展機會、瞄準國家需求,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有為有位,為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南京財經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劉泱育對學院立足生態、林業開展新聞傳播學科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學院積極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在學科建設中融入生態理念,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和廣闊的前景,未來可期、大有可為。
淮陰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奚路陽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聯系新聞傳播教育發展規律指出,地方高校新聞傳播學科穎有自身的生態位,差異化、優勢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通訊員 周子涵、張艾嘉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曉蕊
圖片由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提供